2009年9月1日星期二

写在《2005华语电影》外面的话-----杜庆春

二三年前和卫西谛多次讨论过做年鉴一样的电影书的概念,当时是做全球性的,做得累,不讨好,想追求的中国视角也很难说表达出来了。但是,我们一直还说要做一本关于华语电影的。后来,不知道哪位朋友说过要做中国电影的年度评点书籍,还约我写发起书,现在发起书的内容早就忘得精光,那位朋友也失去联系了很久,不过印象里还有他依稀的热情。

再把时间说得久远一点,现在人的时间体验很可怜,五年前十年前的事情就觉得久远得要命了,记得当时北京电影学院在1995年中国电影步入大萧条的时代,搞了一个“电影批评和电影创作”的讨论,会上有一位京城著名媒体人说,“要我们开电影评论版,你们也要有那么多值得评论的电影呀!”,可不是,那年头一年下来,没有一两个国产电影值得你扔一两句给它的!惨死了!

现如今,一本300多页的《2005华语电影》放在我面前,不知道是来得迟,还是来得早,反正心里很忐忑的。有这本书的根本原因,是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诞生。这个奖诞生于2000年,当年的华语电影状况其实也没有多么的起色,并没有给人一种喜出望外,非要折腾一点事情不可的感觉。或者说也不是那种买涨不买落的一般投资者的心态,但是还是打造出了这一个奖项。这个奖项把两岸三地一个年度内院线上映的电影搁在一起评比,评委又是两岸三地的人组成,所以华语电影的一个视野整合和观念沟通了。

《南方都市报》联合三十多家媒体举办的这个奖项,以“深度开掘、锐意进取”为评选宗旨,其积累的成绩好像还是有点默默无闻。更具体的说,我每年都深感这种筛选、争议、评论中渗透出的华语电影的整合和差异、传递出的竞争和交流的文化信息,以及这种文化信息可能转化成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生产都没有被有效的固化和传播。尤其是我深深地被一种状况所吸引,就是在这个奖项中,两岸三地各自表达出的固守己见、在地感情和对于对方理解的热情和误解的美丽交融在一起,而这个两个看起来互相矛盾的交融正是文化滋生出新意的最好的起点。

2005年度,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混合了两岸三地的评委提名权和最终只给出唯一的一个获奖名单,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互评和合评,这个举措的意义非常重大。这种表面上是华语电影不同生产区块的整合,而实质上体现出了华语世界的一个内在多元的整合前景。而也正式在这个年度,这个奖项终于开始消弭我前面所提及的缺陷和遗憾。这本《2005华语电影》的出现,正是这个文化信息和文化趋向的文化固形物和文化风向标。历史的回馈性也有趣地表现出来,这本书的执行主编还是卫西谛。

在这本书未必达到盖棺定论的权威感,但是,哪有一种年度评点的合集可以做到这种不可置疑?其实,历史如果不可置疑,现实也不能够生生不息了。那么,这本书保留下的当下的生动就足可以观之、藏之了。我最为感兴趣的是一部作品可能出现三地的见解,虽然这一点尚属不足,比如,还是缺乏港台影评者对内地作品的完整言论。但是,这种风气之先必然会滋生出一种远景,而且这种风气之先的行动肯定是举办者有深度的愿景下决意所为。

2005华语电影》作为媒体联合举办的奖项的附属品,我还有更多的期待,希望在这些热情和真诚的评议文字之外,还可以见到冷静,但是同样真诚的数据的收罗。这本有一些票房的资料,但是于我这个喜欢数字分析的人更期待更为翔实而细分的年度数据。使得这本书的年鉴性质更为强烈,使得这本书除去思想的散播和带出更为实际的生产总结的性质。

林奕华先生在书中论及《七剑》一文,很敏锐地从中英文两份宣传品的演员排名的差异开始分析,寻获这部作品内在的带有精神分析层面的意涵。我觉得这整部《2005华语电影》也许正是在深度开掘一个华语电影生产表象下的文化史的工作,所以在面对这本新书的忐忑之情也就迅速转为对下一部的期待之情了。

华语电影,明年见!

2005华语电影》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6-4-28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