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

《小武》:手艺人最后的浪漫

李昂视界:《小武》拍摄于1998年,因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许多奖项,并且由法国的《电影手册》大篇幅的评论,而获得国内知识界的重视,是为第六代导演发轫代表作,青年影迷心中的经典。这部影片既适合于独自欣赏,也适合于众乐乐,并且它对带有各种情绪的观者,能够起到不同的调节“功效”。如果有人告诉你“人人都会喜欢看《小武》”——那是扯淡。偏好看惊险枪战、动作片或者浪漫爱情片的朋友,请绕道,这片子多半不会对你的口味;若你喜好欣赏文艺片,乐于探索人性深度,敬请观赏。本片特别推荐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

  观赏指数:★★★★

  收藏指数:★★★★☆

  《小武》:手艺人最后的浪漫

  文:卫西谛

  当年了解到这部电影,大概是《读书》或《书城》两本属于知识界的刊物,而不是电影界的刊物。由此可见,《小武》当时对于电影界属于“地下电影”,不见诸于电影院、正规音像出版物、电影杂志,甚至也没有电影制片厂的厂标、和政府部门的许可证。看到《小武》,是在一所大学简陋的教室里,介质是录相带,投影成模糊的影像,空荡荡的环境音飘荡在空荡荡的大教室里,这倒符合观看这部粗糙电影的“意境”。两年后我又在一个寒冷的露天电影院,观看了《站台》的放映,由导演本人同声传译,将山西话译成普通话,现在想来,这也同样符合那部描写年轻游历生活的影片的“意境”。又两年后,影迷得以用DVD在家庭影院里独自欣赏《任逍遥》,这位导演“故乡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再之后,我们竟然可以在电影院里“公开”观看他的《世界》与《三峡好人》了。“地下电影”这一景象渐成过去,时间上并不遥远,甚至依然可见残垣断壁,就像《小武》中不断被拆、迁的汾阳,但在思想上、记忆里,似乎那种制作方式、观看方式已经非常遥远了,就要不再被人提及了。

  之所以要谈“片外话”,是因为90年代末的青年影迷,对《小武》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愫。影片记录一个环境巨变的同时、失落传统情感的时代,它本身也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念物。导演贾樟柯在2006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算修成正果,但在我看来《小武》依然是他最值得怀念的作品。据说这部影片原先的剧本叫做《靳小勇的哥们、胡梅梅的靠山、梁才有的儿子:小武》,后来为了方便发行,改为《小武》。从原剧本的名字,大概勾勒出这个主人公的社会关系来,同时也勾勒出整部电影的大致结构:友情、爱情、亲情。小武是贾樟柯老家山西汾阳的小偷,一个传统手艺人,在社会体制变革中面临传统道德的困惑。他的朋友靳小勇从小偷已经发达成为走私香烟的大款,受到整个县城的尊敬,为此疏远了小武,连结婚也不通知他,让守着旧日情谊的小武受到了伤害。影片最浪漫的部分是小武和歌厅小姐胡梅梅的段落,散发着抒情的爱的味道,但最后梅梅跟了外地生意人不辞而别。最后一部分,小武回家躲避严打,和父母发生争执之后,当他重新上街作案,被公安抓获。“金钱”是这三个段落的主线,也可以视作冲突的根源。

  《小武》是一部中国式的低成本影片,它的前期拍摄费用仅仅相当于美国式的低成本电影《七宗罪》做片头的费用,20万人民币,拍摄周期是21天,演员全部是非职业的,用16毫米胶片拍摄。粗糙、甚至简陋,是这部电影的活力和生动所在。虽然这部电影在当年看上去是现实主义的,敏锐而坦诚的记录了变迁中的中国、真实的中国(贾樟柯称北京和上海是“盆景中国”),但我现在重头再看时,发现这部电影又是那么的浪漫,且弥漫着伤感的气息。这来自于小武作为小偷的理想化的、传统职业道德,使得他于生活、于爱情都缺乏真正的行动能力。曾有人问贾樟柯,选择一个“小偷”作为主角,是否违背了拍摄一个普通人的本意,因为他最初的构思是一个裁缝或铁匠。而贾樟柯认为所谓的普遍性不应该是指职业,而是人性。而事实上,这个灵感乍现后的选择,使得主角与社会的冲突变得更为剧烈,同时更为耐人寻味。时至今日,《小武》中记录的那个行将过去的年代,已经彻底过去了,小偷还存在、暴发户也还存在,但都已经转换成一种规模化的、高级别的、更无人情味的型态了。站在当下,回看《小武》,所以我说它还是浪漫的,它记录的时代、以及它的表现方式都算是浪漫的。

  自然,我觉得这部影片忧伤的气息“弥漫”,多半是因为它出色的录音,或者说混音的策略。大量的看似与剧情无关的环境音充满整部电影,卡车、自行车、摩托车形成了一种县城特有的噪音感觉。然后是《心雨》《爱江山更爱美人》《霸王别姬》《大花轿》等等流行歌曲和卡拉OK声,这一运用最大众的流行歌曲的策略一直延续到《三峡好人》,庸俗的、走音的、自足的歌声,既还原了生活的质感,也表明人们是如何陶醉在虚幻又低级的浪漫情调、英雄主义、帝王情怀之中,而小武显然与之有些格格不入,只有在空无一人的澡堂里,全身赤裸时才敢唱上一段。最后,影片中还有大段录相厅传来的香港电影的对话与插曲,比如《喋血双雄》,这最能钩起70年代出生者的记忆(贾樟柯生于1970年),出现这样的画外音时,影片总是出现最悠闲的时光,比如小武顺手拿过路小贩三轮车上的水果一段,尤为精彩,气息悠长。

贾樟柯对《小武》有如下的阐述,应该是概括了他对整部作品的用意:“摄影机面对物质却审视精神。在人物休止的交谈、乏味的歌唱、机械的舞蹈背后,我们发现激情只能短暂存在,良心成了偶然的现象。这是一部关于现实的焦灼的电影,一些美好的东西正在从我们的生活迅速消失。我们面对坍塌身处困境,生命再次变得孤独从而显得高贵。”作为旁观者,除了透过影像达到的思考层面之外,我也喜欢作为纯粹表面的画面与音响,喜欢作为纯粹表面的游游荡荡的生活状态。当然,这种状态在这部电影里,因为违背国家法律与社会规范,而被终结了。

  影片的出色结尾是:善良的老公安带着被手铐拷着的小武上街,因要办事临时将他铐在电线杆上,引来过路群众的围观——这时,原本对准小武的摄影机镜头,突然掉转过来,对准了围观者。此时,这个即兴的镜头,打破了观看者与被看者的界限。那些围观的人们有些尴尬地走开了,有些直接看着镜头,有些不知所措。而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呢?从窥视小武的生活世界的人,似乎变成了小武本人。这种突然的转化,显得如此尖锐,打破了那些唱卡拉OK的自足者、作发财梦的淘金者的梦幻,甚至某种程度上打破我对这部电影浪漫化想象。这个结尾提醒我们:身处何种时代和社会环境中,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链结:可以看得到的贾樟柯作品

  1.《小山回家》(短片,1995)

  2.《小武》(长片,1998)

  3.《站台》(长片,2000)

  4.《公共场所》(记录片,2001)

  5.《任逍遥》(长片,2002)

  6.《世界》(长片,2005)

  7.《三峡好人》(长片,2006)

  8.《东》(记录片,2006)

巫山云雨:等待欲望的淹没

冬昱影栈:

  《巫山云雨》是一部有争议的电影,看了它的碟片封面再联想到片名,第一感觉就是这会不会是一部三级片?其次是这部影片在国外获得诸多奖项后才在国内被人关注,和《小武》《苏州河》《十七岁的单车》等中国电影一样,我怀疑看过这部电影的欧洲观众可能比在中国本土的还要多一点。不能否认这些没有进入国产电影院发行的中国电影,却对中国电影史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有时候,把故事片《巫山云雨》看成是一部纪录片,就在于它的价值,记录下了中国社会,在某一个特定时期里,对一个特定环境所造成的深刻影响——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所需要淹没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县城巫山县,那里人因生存压力带来的性压抑,那些小地方的小人物对生活的憧憬和反抗。小县城里有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所特有的一切痕迹。本片的编剧是著名作家朱文,导演章明是巫山县人,我表妹还曾经因为喜欢这部小成本影片专门去北京想投奔到他门下上研究生,可惜章明近几年的片子都没有超越他的处女作,比较遗憾,不过也可能是我不够客观。

  巫山云雨:等待欲望的淹没

  ■ 文:卫西谛

  即便至今,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巫山云雨》,我也很难回答。就像这部电影里,那个民警问男主角麦强:“当时有那么多妇女,为什么单选她”,回答说“我觉得,我觉得,我见过她”。我也总觉得,那部电影里拍出了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也许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又发自欲望的呼唤。我第一次看是在“后窗观影会”中,和《小武》一起,对《巫山云雨》的初感,后来想起来是觉得有些“涩”,觉得不如《小武》来得“痛快”。这大概是因为《小武》是写实;《巫山云雨》是写意。后来一次,在半夜的电视频道里看到这部电影,画面一出来,就沉浸下去,觉得好看,全是滋味。再后来一次,在电影学院的标放,大银幕前看胶片,在黑暗里有了“真正的心潮澎湃的感觉”。

  《巫山云雨》的编剧是朱文,故事结构是显然的“朱文式的”。先说一段关于长江上的信号工麦强的无聊的工作与生活;再说一段和麦强无关的、巫山一家旅店女职工陈青的故事;最后又兜回到麦强的身上来。就仿佛波浪看似退去,却又重新涌来,拍打岸边堤坝,激起更大的回响。电影到最后,情绪的张力一部分正来自故事的结构。但导演章明并非要引人入胜地去讲这个故事,他的镜语完全是学院派的(也很多人讲他是“安东尼奥尼派”的),所以令很多想看故事的观众觉得有些格格不入。在电影学院重放这个电影时,章明被请来回答学生提问(我后来凭记忆记录了一些,曾贴在论坛上,本文引用一些),自然有人问导演,当初为什么想要拍这个片子?章明回答的大意是:“从前看一些片子,也觉得新鲜觉得好,但总觉得不够。比如《一个和八个》,以前写主旋律都很正面,但这个把人放在角落里写;比如《黄土地》,主角干脆是大地,不是人物;比如《红高粱》,拍了在酒坛里撒泡尿就酿出好酒,等等。但是他们都不去写人。那些普通人的内心,他们在想什么。于是就想到在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拍这样一个片子”。

  所以,我觉得《巫山云雨》要拍得就是“人的状态”,普通人、正常人的状态,男人和女人的状态。与它齐名一时的《小武》大概拍的是“人的处境”。据章明说,起初北影厂不给拍,大概是因为没看明白剧本,也不知道有没有政治风险。后来遇到一个人,“这个人叫田壮壮”(这是章明原话)。是田壮壮跟厂里担保这个片子绝对没有政治问题,“小年轻嘛,爱搞搞艺术”(这也是章明原话)。这才给拍了,田壮壮是监制。有很多人因为听说这部影片是“第六代的代表作”,就觉得它是地下电影、是禁片,这是不正确的,其实它有拍摄和放映许可,只是拍好一直无人问津,大概只在很小的圈子里流传过。在影迷中,除了零星的观影活动,一直到电影频道放映过,后来又出了正版DVD,才算被更多人看到。只不过DVD出来后,因为文不对题的庸俗封面(酷似香港三级片),引来许多网友的攻击,大概是称这封面暴露了“地下电影的功利性”云云。

  我觉得,首先是有太多人不喜欢这部电影,不喜欢的原因很简单,是看不懂;看不懂的原因也很简单,是我们受到传统的语文教育太久了、也是看好莱坞、看香港电影太多了,以至于看电影,先看故事是不是流畅,再看有没有中心思想。恰恰《巫山云雨》想拍的更多只是一种情绪。章明说他感到很痛苦,片子拍出来这么多年,就一直有人问为什么看不懂。他说“对于同样的一个故事,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拍法。我也可以把它拍成警匪片,比如民警去追麦强,先说跑然后还游过江去,也许……追得时候民警的枪不见了,我们还可以让他去‘寻枪’……而我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拍自己的故事”。我对这个电影的体会是,人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秩序中是很无力的,即便是代代生活的城市要被淹没,说要搬走就得搬走。像麦强那样孤独的男人、像陈青那样困苦的女人,几乎只能沉默地活着,像机械一样活着。但是他们虽然过得卑微,却仍具有欲望,没有人注意。而这种欲望不是奇情的,不是艳情的,是深情的。很多人说西方人对《巫山云雨》无动于衷(比较《小武》),就在于它的表达还是中国式的。

  演麦强的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老师张献民,有人称赞他的演出,他说自己在这部电影里的功能相当于长江边上的一块石头。这是自谦,也是说明《巫山云雨》要拍的不是人的外在,而是人的内在。所以,我当时想,这部电影的海报(或封面)应该是三峡江畔的一堆不起眼的石头,充满欲望、十分无助、等待着被淹没的石头。

  有人问,有场戏陈青的旅馆屋檐上飘下许多像雪又像花的东西,是什么?章明回答说,只是美工布景时弄的泡沫,看到之后觉得不错,就在实拍时稍微弄了一点。其实《巫山云雨》里,类似这种“有意思”,但没有任何确切“含义”的段落很多。比如突然经过、凝视片刻的道士;比如张贴着的名为《在期待之中》的海报;总是突如其来的雷雨;总是拨打不通的电话;等等。这些集合起来,传递一种微妙的意境。当然更不要说,反复出现的红色水桶中的鱼,陈青总是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些大概都是拍给敏感的观众自己体会的。电影的最后,麦强和朋友马兵对话的段落,同时插入了麦强泅过江去看陈青的画面——导演在这里用了少见的“闪前”。许多人对此有些莫名。我觉得章明在解释这个段落时所说的,也可以解释这部电影里所有“莫名”的地方——他说,其实这就是“灵魂出窍”,你可以理解成是麦强的想象、梦境、或者现实,什么都可以。是啊,如果你对这样的电影有感觉,真的怎么理解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