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星期日

在烂熟中脱口而出:奥斯卡的家国天下情

在烂熟中脱口而出:奥斯卡的家国天下情(校订版)

2004年奥斯卡颁奖礼,近十几年来奥斯卡颁奖礼的宠儿——“名嘴”比利.克里斯多尔在一组2004年好莱坞热门影片片断的剪辑串连里轻松诙谐、机智风趣的开场,让人迅速进入2004年的奥斯卡颁奖晚会莫名的兴奋里,一点也不逊色于1992年他以《沉默的羔羊》中安东尼.霍普金斯扮演的“汉尼拔”博士被封嘴的造型亮相的行为。无疑,奥斯卡十分钟情于这位脱口秀大师的“现场”控制能力,虽然这个现场的精彩来源于事先几百页精心准备的台本,这种精心准备不仅让这位大师在调侃时词汇皆成牙慧,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脱口秀中从容调度,稀释那些杂音和异调,纽结出美国的整体概念——和谐而有力。这是美国文化传播史中烂熟到绚烂的脱口而出,在漫长的奥斯卡颁奖进程中比利.克里斯多尔的妙语总是和广告时间一样卡位准确。

奥斯卡的起家

奥斯卡可以说是美国“资本意志”和“国家意志”默契调和的经典作品,它的出现以及发展都在全力打造着美国文化产品的典型样式——高调的美国精神和巨额的美圆利润。

据说奥斯卡金像奖的名字是由于1931年美国电影科学与艺术学院图书馆的一位女管理员对着这个诞生在1929年的小金人尖叫起来,说他象她的叔叔奥斯卡,于是这个小金人就有了一个名字——奥斯卡。

如果说奥斯卡的名字来的有些游戏和偶然,那么如果认真思考一下1920年代末期的美国,就知道这一电影权威评奖来临的必然与急迫。整个1920年底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个社会转型的加速时期,美国经历着在技术和文化各方面取得全面突破的精力旺盛的十年。在大众传播领域这种增长尤其惊人,在1920年代末期,除去电视还未问世,当时所有主要大众传播媒介都达到了成熟的时期,电影更是从五分钱镍币娱乐场以光速惊人发展成为美国的第四大产业。而那时候电影圈的敏感人士看着在洛杉矶城外好莱坞象雨后蘑菇一样疯狂扩张却露出了愁容,因为这时的好莱坞在金币落入钱袋的叮叮咚咚声中也夹杂着来自教会、来自家长、学校等社会各方面的各种言之成理的批评声。

于是好莱坞家族的创始人们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当然这一次标志着家族组织成立的会议也经常被描写地过于轻松:1927年1月11日,米高梅影片公司老板路易斯.B.梅耶在洛杉矶饭店宴请电影界的名流。席间,大家一致同意梅耶的倡议,成立一个由电影名流组成的兼有管理和学术两个职能的机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而到场的三十六位客人便成为了学院创始人,并由当时著名的制片人道格拉斯.范朋克首任学院院长。这个机构每年将颁发学院奖,来鼓励和引导正确的创作方向。从此,每年这个金人背后的大家族都要考虑他的姻缘标准,这是电影的江湖家族的事业组成部分,每一年颁奖典礼就是一次抛绣球的大秀场。

奥斯卡的家规

了解奥斯卡的家规需要我们再次回到这个家族组织成立的那个瞬间,听听原音重现——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的第一任主席道格拉斯.范朋克在接受第一批成员缴纳的一百美元的支票时掷地有声的说:“我们的目的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我们为了去做而成立,而不是无所作为。”1927年6月20日,这些江湖大佬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立场,他们宣称:1学院将促进成员和分支之间的协作和团结;2学院将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迎接外部不公正的攻击;3学院将调解内部可能存在或者正在出现的分歧;4学院将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适当地促进福利和保护职业的荣誉和美誉;5学院将鼓励通过交换具有建设性意见以使本行业在艺术和科技方面的进步和成绩,并对那些明显的成绩进行表彰;6学院将采取步骤提高银幕的力量和影像。

如今要想在奥斯卡这个家族中获得青睐成为最大赢家依然有着一定的运作法则:1.制片公司应该有明确的“奥斯卡预算”:在所谓的“奥斯卡阶段”(the Oscar Phase),也就是奥斯卡提名前的一段时间,这是公关的开销可能会很烫手,但是如果将这个攻势提前一个月,公司可能会省下几百万美圆,但是无论如何都要有这笔费用。2.多伦多电影节:这一北美地区的电影节,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让媒体关注的跳板。3.和评论圈的关系:尤其是年底评论圈的意见会对奥斯卡带来很大的影响。4.好莱坞电影节:在8月份的这个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电影工业事件,大概可以圈定10个左右的候选名单。5.聘请新片发行顾问:现在一个新的电影在发行上需要那些市场运作经验非常丰富的发行顾问,《指环王:王者归来》获胜,也就是一个全年度的可操作的发行战略的胜利。

奥斯卡的取舍一开始就充分体现着这些资本家的意愿,而这些大财团不仅是好莱坞的那些江湖大佬背后的大佬,同时也是美国政治背后的大佬。所以在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这场抛绣球的表演中,必然体现了“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心情,尤其在二战以后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之后,关切的心情自然也流露到“国际”这个大江湖中去了,而如今美国成为后冷战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这种“关切”也就是一种审判了。例如,在2003年最佳外语片的选择上,国内媒体一概看好《天使艾美丽》,而最后的赢家是《无主之地》,可以看出这种“关切”,也可以看出中国大陆的小资们、准小资们、白领们、准白领们和美国资产阶级的“阶级差异”,而无法深切地领悟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正确”原则。

奥斯卡的家国天下

从2000年这个世纪之交到9.11后的今天,短短数年里也可以看出家族里的情变风波。2000年最佳影片给的是一部处女作《美国丽人》,最佳导演也慷慨地给了《美国丽人》地导演萨姆.门德斯,一个从英国来闯世界的年轻导演。这部作品是好莱坞中很少见的带有自省和自嘲意思的作品:一个一事无成的中年人在一次看起来不道德的感情风波后,面带微笑的死于一个右派的枪下,这个右派杀害这位邻居的原因是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和邻居发生了同性间的肉体关系,而这个邻居或多或少是1960年代末左派运动的“余孽”,这部作品暗含着丰富的当代史内容。就这样,一个看起来由大量好莱坞电影打造出来的社会意识完整统一的美国社会,终于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社区内部出现了缝隙。在那些一色一样的近郊townhouse中,在一个暴雨之夜血色迷漫开来,而最年轻的一代依然把出走看成自己成长的出路。就在《美国丽人》这部作品引起美国社会争议的时候,克林顿出面称赞这部作品。这个时期,克林顿的民主党在美国被称为“粉红色的”,是民主党自由派从肯尼迪遇刺事件上台后又一个黄金时光。但十分有趣的巧合是,就在克林顿赞扬这部电影之后,民主党便输掉了大选。

到了小布什的美国主义立场上,象《美国丽人》这样一部讲述一个美国中产阶级中年人对社会评价系统鼓吹的指标采取放弃态度的电影,自然就太不合时宜了,于是2001年的奥斯卡的恋爱症候来了一个大转换,他们毫无悬念地选择了《角斗士》。在小布什总统上台之际,这种讨好有点甜得发腻了。一个为了爱情(家庭)和国家去牺牲的英雄,当然是这位崇拜肯尼迪与里根,喜欢在自己农场接待“好友”级外国政要的牛仔总统所感动的英雄,里根-撒切尔轴心带来的回归旋律再次奏响,我们可以看着一个一个美国经典样式的英雄人物在奥斯卡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英雄中甚至拉入了纳什这样的诺贝尔获得者,纳什的精神强迫症与冷战意识的关联正中美国的领导者的下怀,于是好莱坞和美国政府一起开始在喧哗中要求民众唤醒“冷战思维强迫症”,尤其9.11的人祸变成一种天赐机缘,在集体性的灾难面前正是制作一种集体发梦的良机。

到了2004年,出现了一个更好的适合追忆童年美梦的载体——《指环王3:王者归来》。在克制了一年之后,奥斯卡毫不吝啬地给了这部让成年人集体对童年集体怀旧的影片11项提名11个奖项,这是继1959年的《宾虚》和1997年的《泰坦尼克》后,好莱坞大众文化生产中,神话和童话性质的叙事策略的集中呈现,没有什么比英雄和爱情更有力量了,而这一次更是直接用神话来呈现神话了。《蜘蛛侠》中所谓的“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如同布什对出征的美国将士的讲话。在《指环王》这个弥漫着骑士精神的神话世界中,能力和责任的相互关系或许转而侧重于“责任创造能力”。布什的先发制人的战略提出首先是对“责任心”的强调,《指环王》的骑士们的“责任”和“能力”也许能护送布什走过这个大选的年份。

奥斯卡的男女隐情

2004年的奥斯卡影后桂冠拒绝了尼克.基德曼在《冷山》中的精彩演出,这部电影中这位才貌双全的女人是实实在在的女主角,而不是2003年在《时时刻刻》中扮演弗吉尼亚.吴尔芙时其实只有配角的戏份,虽然奥斯卡在2003年给了这位美女。一座最佳女主角的小金人。其实在《红磨坊》中,尼克.基德曼的表演就足够好了,和《冷山》一样,她实在太漂亮了,缺乏在《时时刻刻》中被化妆遮掩了的面容和年龄,更缺少搬演吴尔芙时使用的粗糙的嗓音。

所以,2004年的最佳女主角对“美女”的拒绝也在意料之中。查理兹.塞隆是漂亮的女演员,但她却在《女魔头》MONSTER中因扮演一个丑陋的连环杀手,影评家们宣称她在《女魔头》中的表演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演出之一。”上一次他们这么说的时候,指的是《苏菲的选择》中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奥斯卡一直有这种趣味,例如,1988年朱迪.福斯特在《被告》中扮演一位在强暴轮奸的女招待而获得最佳女主角,1990年凯西.贝兹就因为在《危情十日》中出演一个变态的女书迷而获得最佳女主角。现在查理兹.塞隆为了这个角色她增加了30磅的脂肪,剃掉了眉毛,让自己看起来几乎象是《指环王》中的Gollum。而这位南非女孩回到祖国,站在曼德拉爷爷身旁就是一个乖巧女生,嘴里激动地说着“我爱你!”。至于最佳女配角要给蕾妮.齐维格,也也是因为她指缝中的污垢和特别增加的体重。

好莱坞的政治掮客普遍的对漂亮女演员存在着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男性对女性有着精神分裂症般的妒忌心理,他们爱她们带来的巨额票房,同样他们也奖励这些漂亮女人自愿地、故意损坏自己的容貌。奥斯卡表现出的这种男女性别的隐情,呈现了美国社会女性的基本位置和这个社会对女性最理想的幻想,《末路狂花》中的塞尔玛和路易斯这样的女性角色太革命了,甚至太暴力了,奥斯卡可以给一个提名,最终决没有她们的份。

奥斯卡的军功章

  在2004年奥斯卡的颁奖仪式上,司仪比利.克里斯多尔哼唱出“有些人喜欢洞穴”的词语,后面的银幕上放出了蓬头垢面的萨达姆的影像。把活捉萨达姆的电视新闻场面完全看成是好莱坞电影一样的搬演,这样的猜想或许过于大胆,但在这个瞬间多少可以看到好莱坞电影界对美国的贡献,这个贡献来自电影界的想象力,比如9.11后美国国防部曾邀请电影人去想象恐怖袭击的可能形式。好莱坞电影的贡献在于制造出了一种正义的仪式感,以及这种仪式感的视觉表达模式。这种贡献带来的厚重的文化遗产,这种遗产导致了新闻影像的展现方式,“在洞穴里被活捉”的仪式感在奥斯卡上被强调,可以看出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对好莱坞这种视觉表达观念的默契,以及好莱坞对这种默契的赞许。下面的历史事件也许更清晰呈现好莱坞话语和美国政治话语的关系:

美军2003年12月13日发起“红色黎明行动”,并最终使萨达姆被捕。而这个行动的代号来源于好莱坞1984年摄制的一部电影,讲述的是美国青少年抵御外敌入侵的故事。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之前,美国中西部一个普通的小镇发生的故事。那时有一个国家采取军事行动进攻美国。为了保卫家园,一群美国高中生集合在一起,以长相类似熊的凶猛动物“狼獾”为名组织了一支游击队,与装备精良的入侵部队作战。由当时的著名影星帕特里克.斯韦兹、珍妮弗.格雷、莱亚.汤普森、沙尔利.希恩等共同担纲主演,约翰.米利厄斯导演的《红色黎明》是在“冷战”气氛浓厚时期拍摄的电影,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右翼极端分子推崇的影片,同时也被反对枪支管制的人视为支持美国第二修正案的最好证据: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了民众拥有武器的权利。修正案写道,民兵对自由国家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民众拥有武器的权利不能侵犯。

因为2003反映美国枪击事件的长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获得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颁奖仪式上导演迈克尔.摩尔对布什的嘲讽多多少少影响了取材于同一事件的由格斯.范.桑特导演的《大象》,这部获得2004戛纳最佳影片的电影最终在奥斯卡上没有什么崭获。也导致了2004年奥斯卡颁奖晚会采取延时直播的方式。今年西恩.潘和今年最佳长纪录片的获奖者艾洛.莫里斯(他的《战争迷雾》通过采访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拉马拉,反思了美国的战争政策)依旧在颁奖晚会上数落了美国政府,现场寥落的掌声和嘘声全然表明了奥斯卡的“理性”和“成熟”,所以象《狗镇》这种存在对美国主义的置疑,以及《基督的受难记》存在的反犹太主义,这样的作品同样也不会进入奥斯卡的法眼。

在漫长的颁奖晚会上还有一种寥落在蔓延,只有索菲亚.科波拉提及了安东尼奥尼、戈达尔这样的名字。奥斯卡的电影世界完全冷落那些政治上和艺术上的“异见分子”。这是美国所有的主流媒体的策略,在著名的异见知识分子萨义德去世后,可能诺姆.乔姆斯基也有更加冷清的感受。在老科波拉这代和1960年代现代主义电影运动高峰还有密切关联的美国电影人隐退之后,美国电影几乎成为自足的精神世界,“欢迎到贝弗利山”,这是唯一的世界了,如同诺亚方舟的“梦工厂”。

没有评论: